文/徐延年
太极内气与生命节律研习者
在太极拳与真气运行法的研习中,
我们常遇到“真气”、“元气”、“阳气”、“内气”等概念。
它们看似相似,实则各有深意,
层次分明,关系紧密。
坊间解释,往往模糊不清。
今日,我依据《黄帝内经》《难经》等经典,
将这九类“气”的定义、功能和特征,
作一次系统的整理。
只为让每一位习练者,
在“内气”之路上,
走得清晰、踏实、有据。
一、传统气学说的简要表述
1. 真气
核心定义:真气是 “气的总本源”,天地气与人体气融合,为生命根本动力(先天元气 + 后天精气生成)。
功能作用:承天人合一,维脏腑运行、御病邪。
关键特征:气之总纲,贯穿生命,耗则机能衰。
相互涵盖关系:涵盖所有气,其他气的盛衰最终影响真气强弱。
气功 / 意念关联:可间接增强(通过强化内气、宗气等后天之气,反哺真气),非直接作用对象。
2. 元气
核心定义:先天混沌气具象化,禀受父母藏肾,为生命初始气。
功能作用:定先天禀赋,主生长发育、生殖,推脏腑基础功能。
关键特征:与天地本源气同源,先天定基难补,随龄衰减。
相互涵盖关系:是真气的 “先天核心组分”,也为内气、脏腑之气提供先天基础(脏腑之气需结合元气化生),不被其他气涵盖,属 “源头性气”。
气功 / 意念关联:难以直接增强(先天属性为主),仅可通过意念 “养肾固元” 减缓消耗,无法主动增益。
3. 内气
核心定义:内气是 “体内气的统称”,人体内部运化气统称(含元气、营卫气),对“外气”。
功能作用:显内守状态,调阴阳平衡、助脏腑协同、促自我修复。
关键特征:范畴宽,盈则邪不侵,可借食疗、针灸增强。
相互涵盖关系:是 “集合性概念”,涵盖元气、营卫气、经络之气、脏腑之气的部分属性,也被真气涵盖(属真气在体内的具体表现形式)。
气功 / 意念关联:可直接增强(气功核心操作对象,通过 “意念导气”“调息聚气” 可汇聚、壮大内气)。
4. 阳气
核心定义:阴阳气中 “动热升” 者,具温煦、推动、升发特性。
功能作用:象征活力,温脏腑、御寒邪,推气血津液代谢。
关键特征:阳主阴从,易损耗,不足则畏寒乏力(阳虚)。
相互涵盖关系:是其他气的 “属性分类”(非独立气种),涵盖在真气、元气、宗气、脏腑之气中(如元气含先天阳气,宗气含后天阳气),属 “气的功能属性”。
气功 / 意念关联:可间接增强(通过 “意念守上焦”“温煦功” 激发阳气运行,非直接生成,需配合功法调理)。
5. 营气
核心定义:水谷精微精粹化,行脉中,营血同源。
功能作用:化血,养脏腑经络四肢,为气血充足之基。
关键特征:行脉内性柔,与血依存,不足则血虚。
相互涵盖关系:是内气的 “重要组成部分”,也属宗气生成的 “后天原料之一”,被真气、内气、宗气涵盖,不涵盖其他气,属 “专项营养性气”。
气功 / 意念关联:难以直接增强(依赖脾胃运化,意念可通过 “守中脘” 促消化,间接助营气生成,非直接作用)。
6. 卫气
核心定义:水谷精微悍烈化,行脉外,主卫外。
功能作用:御外邪、调汗液、温体表。
关键特征:行脉外剽悍,反应快,不固则易感冒、自汗。
相互涵盖关系:与营气并列,同属内气的 “组成部分”,也为真气、宗气提供后天支撑,被真气、内气、宗气涵盖,属 “专项防御性气”。
气功 / 意念关联:可直接增强(通过 “意念循体表导气”“站桩固表”,可强化卫气在肌表的布散,提升卫外功能)。
7. 宗气
核心定义:清气 + 水谷精于胸中结合,属后天气核心。
功能作用:推呼吸、行血,关联声、力,协心肺。
关键特征:聚胸中气海,盛衰显于呼吸、声音、体力。
相互涵盖关系:是真气的 “后天核心组分”(与先天元气共同构成真气),涵盖营气、卫气的部分功能(需营卫气的原料支持),也被内气、真气涵盖,属 “局部聚合性气”。
气功 / 意念关联:可直接增强(通过 “腹式呼吸”“意念守膻中”,促进清气与水谷精融合,直接充盈宗气)。
8. 经络之气
核心定义:行经络中,为经络沟通的物质基础。
功能作用:通脏腑体表,传气血信息,感邪传邪。
关键特征:沿经络循行,阻滞则生麻木、疼痛,需疏通。
相互涵盖关系:是内气、真气在经络系统的 “具体运行形式”,也依赖营气、卫气的滋养,被真气、内气涵盖,属 “通道性气”,不涵盖其他气。
气功 / 意念关联:可直接增强(通过 “意念循经导气”“经络导引功”,可疏通经络之气阻滞,同时壮大其运行力量)。
9. 脏腑之气
核心定义:各脏腑专属气(元气等结合脏腑特性化)。
功能作用:推脏腑专属功能(如心气行血、脾气运化)。
关键特征:与脏腑对应,气衰则脏腑功能减,为辨证核心。
相互涵盖关系:是真气、元气、宗气在各脏腑的 “分化形式”(需结合脏腑特性生成),也依赖营气滋养,被真气、内气涵盖,属 “脏腑专项气”,各脏腑之气间无涵盖关系。
气功 / 意念关联:可间接增强(通过 “意念守对应脏腑”“脏腑调理功”,如 “守心” 助心气、“守脾” 助脾气,需依托脏腑功能间接增益,非直接生成)。
二、气功 / 意念可否直接增强的气
1、可直接增强的气(4 种,核心操作对象)
口诀:内卫宗经,直接可行
内气:意念导气、调息聚气,直接汇聚壮大;
卫气:意念循体表、站桩固表,强化卫外功能;
宗气:腹式呼吸、守膻中,促清气与水谷精融合,直接充盈;
经络之气:意念循经导气、经络导引,疏通且壮大运行力。
2、可间接增强的气(3 种,需依托其他气或脏腑)
口诀:真阳脏腑,间接帮忙
真气:强化内气、宗气等后天之气,反哺真气;
阳气:意念守上焦、温煦功,激发运行,非直接生成;
脏腑之气:意念守对应脏腑(如守心、守脾),依托脏腑功能间接增益。
3、难增强的气(2 种,先天或依赖运化)
口诀:元营难增,养护为宗
元气:先天属性为主,仅能意念养肾固元,减缓消耗,无法主动增益;
营气:依赖脾胃运化,意念守中脘促消化,间接助生成,非直接作用。
结语:气学,是一套精密的生命系统
这九类“气”,
不是玄学,
而是一套
有本源、有功能、有交互
的精密生命系统。
了解这些,就知道
站桩、真气运行法、太极拳、……,
练气的着眼点
显然是“内气”。
理解它们,
不仅能帮助您练出“内气”,
更能让您在“太极内气网”的每一步,
都走得清醒、坚定、有光。
—— 徐缓以行,延年有道
徐延年·内气笔记|第八篇
太极内气网|一个让气息自然生长的地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