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徐延年
太极内气与生命节律研习者
在探讨内气的道路上,
“小周天”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。
它常被说得神乎其神,
仿佛是只有“天赋异禀”之人才能打通的“神秘通道”。
“小周天”一词,在《奇经八脉考》中指任督两脉的内气循环;道教丹道将其视为“炼精化气”的初步循环;当代李少波先生则将其拆分为可量化的五步训练。
所以我想说:
“小周天”已不再是玄学,
而是一条可以被建设的内气“主干道”。
它就像我们身体内气运行的一条“高速公路”,
一旦贯通,
内气的循环效率将发生质的飞跃。
从此,
“24式太极拳”不再是“太极操”,
而是内气、真气的理想“运行载体”。
一、“小周天”为何是“主干道”?
在“太极拳+真气”的协同体系中,
太极拳是“运行载体”,
而“真气运行法”则是贯通“小周天”的“动力引擎”。
有了“小周天”这个炼精化气的初步循环,
就为太极拳内气提供了“动力引擎”。
这正是太极拳能够早日“点火成功”的重要条件。
为什么它如此重要?
因为人体的经络系统,
如同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。
有“国道”和无数“县道”“乡道”(奇经八脉),
而任督二脉,就是其中的“国道”或“主干道”。
有人认为,任督二脉人人都是连通的,所以人人都有“小周天”。
错。
虽然任督二脉人人天生都连通,但有些人出现了局部堵塞;
普通人即使不堵塞,也缺少内气运行的“流量”和“流速”,
就不能成为“高速公路”。
“主干道”得以成为“高速公路”,
靠的是“小周天”的修炼。
靠意念聚气,靠意念引导运行,
逐步形成有冲击力的、大流量的、循环高速运行,
这才是“小周天”。
任脉:行于身前,总诸阴经,为“阴脉之海”;
督脉:行于身后,统诸阳经,为“阳脉之海”。
当真气能沿任督二脉循环不息,
就如同建成了“环城高速”,
人体气血循环的效率将大幅提升,
为全身的“气感”与“懂劲”打下坚实基础。
二、如何建设这条“主干道”?——五步功法详解
“李少波真气运行法”
提供了一套科学、系统、分步实施的“主干道建设方案”——
五步功法。
它不是“苦熬”,
而是“精准施工”。
每一步都有明确目标、要领与时间参考。
第一步:呼气注意心窝部(7-10天)
目标:在心窝部(中丹田)培养真气,产生热、胀、沉重感。
要领:呼气时轻轻注意心窝部,吸气时放松,保持“松静自然”。
常见反应:心窝发热、发胀,或胃部蠕动(真气初步聚集)。
关键:避免意念过重,如同“似守非守”。
第二步:意息相随丹田趋(10-15天)
目标:将心窝部的真气引向下丹田(气海穴),夯实基础。
要领:呼气时,意念如温水般缓缓流向下丹田。
常见反应:小腹发热、跳动,或肠鸣排气(真气疏通肠道)。
第三步:调息凝神守丹田(20-40天)
目标:在下丹田培养充足真气,为“通督”做准备。
要领:轻守丹田,意念如“温水泡棉花”,柔和持久。
关键反应:会阴跳动、命门发热、脊柱有气流感(真气开始上行)。
第四步:通督勿忘复勿助(7天-3个月)
目标:真气通过督脉三关(尾闾、夹脊、玉枕),完成小周天循环。
要领:真气运行时,意念跟随但不强行推动(勿助);若停滞,继续轻守丹田(勿忘)。
通关反应:脊柱热流上涌,头皮发麻,舌尖自动上提(“搭鹊桥”)。
第五步:元神蓄力育生机(长期)
目标:巩固小周天,使真气自然运行全身,进入“无为”阶段。
要领:不再刻意引导,只需静守丹田或全身放松。
高级状态:真气自动贯通十二经脉,调理脏腑(初步形成大周天)。
三、总周期时间参考:多数人3-6个月可通,
根据实践观察:
最快者:40-60天可通小周天(每日坚持,天赋佳);
大多数人:3-6个月完成通督并稳定。
这比传统炼气“十年磨一剑”的路径,
效率提升了数倍。
关键在于:
循序渐进,松静自然,切勿追求气感速度。
四、“主干道”贯通后,内气之旅才真正开始
当“小周天”贯通,
您的内气循环系统,
就从最初的散、缓、滞、堵,
逐步转变为聚、畅、通、顺的状态。
从此:
站桩时,真气能自动滋养全身;
打太极拳时,内气可以在运动中动态运行;
静功与动功结合,真气运行的静气功,就变成了动气功。
行、站、坐、卧,皆可轻松运气养生。
“小周天”不是终点,
而是由“着熟”进入“懂劲”的起点,
也是进军“大周天”的起点。
结语:建设自己内气运行的“高速公路”
“小周天”
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,
而是一项
有目标、有步骤、有回报
的生理工程。
它需要耐心,
但不需要天赋。
只要您坚持持续修炼的原则,
按五步功法扎实练习,
那条属于您的“高速公路”,
终将形成。
—— 徐缓以行,延年有道
徐延年·内气笔记|第七篇
太极内气网|一个让气息自然生长的地方